球墨铸铁生产中,通过改变镍和硅的含量,可得到各种强度和韧性的组合,如在生产QT400-18L球墨铸铁铸件时,硅含量高些容易满足强度的要求,但低温冲击功可能达不到12J,而降低硅含量又可能使强度低于400MPa,此时若加入0.75%-1.0%的镍,则可有效保障在-60℃时缺口冲击功为12J的前提下,抗拉强度达到400MPa以上。
在灰铸铁和球墨铸铁中,镍通常与铬、铜一起加入,用来提高铸铁的力学性能,以生产高强度、高韧性的铸件,镍扩大γ区,每增加1%的镍含量,石墨-奥氏体共晶温度提高3℃~4℃,且奥氏体-铁素体转变温度降低约22℃,因此当镍加到一定含量时,就能再室温下获得奥氏体铸铁。奥氏体铸铁,尤其是奥氏体球墨铸铁,其耐腐蚀性、耐热性都得到改善,随着合金元素的加入量的不同,可得到具有特殊的热膨胀性,电性能和磁性能的铸铁,以及适用于极低温、低磁导率的特殊用途铸铁。奥氏体铸铁的镍含量在12%~36%变化,以满足铸铁的不同需求。
摘自龚济民《铸造原辅材料适用手册-砂型铸铁分册》